为何这里被称为中国“药谷”? 来场定向走,看百名药谷人打卡百家“创新药”
中国每三个一类创新药,就有一个诞生在这里;一批又一批怀揣新药梦的逐梦人,带着想法和经验,从科研院所、大外企平台走出,在这里从零开始,靠“创新”,把创新药市场“冷板凳”坐热,这里就是张江药谷。
2021年6月10日下午,伴随开赛号令,一场别开生面的“守初心·创未来”建党百年百人定向健步走活动在张江药谷开启。此次活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张江药谷创新创业20年征程,百名药谷人携手依次打卡100家园区核心企业,在打卡、游戏中一路见证“药谷”的日新月异,更坚定了在此发展的决心与信心。
先后任职于诺华美国和诺华上海研发中心,长期负责新药发现平台,拥有丰富的药物研发经验,已经50多岁的来凯医药首席科学官顾祥巨博士,当天兴致勃勃带领着团队前来参与活动,他们需要先后打卡10家药谷内的创新药企业。
顾祥巨丝毫不感到疲累,这样的行走,让他再次回忆起2008年初到张江时的情景,“刚来时地铁只有张江高科站,而当时本土做新药的企业也没有几家。”
如今,在张江科学城内5.5万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集聚于此,已经吸引了1300余家创新主体。更令业界瞩目的是,近几年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模式逐渐从由仿制向“自主研发”与“许可引进”转型,海外归国人员或者原跨国公司研发中心高管纷纷自立门户,而且一大批“金字塔尖科学家+原跨国药企高管团队+全球化技术研发团队+顶级风投”的豪华创业团队已经实现了从海外同步的创新研发模式到向国外生物医药公司授权创新药物海外权益的转变。
顾祥巨博士所在的来凯就是其中一员,目前该公司有 10 余个处于不同阶段的临床前候选药物。来凯医药的目标是瞄准全球同类首个(First-in-Class)与同类最优(Best-in-Class)的创新药物,预计从 2022 年起,公司每年将启动 1-2 项自主研发项目的全球临床试验。
“我就是从大公司走出来的,张江药谷已经形成了很好的创新氛围,即便初创企业,研发实力也比肩国际水准,”顾祥巨说。
得益于制度和模式的创新与突破,近年来张江创新成果显著。已累计获得新药证书超过50个;目前拥有在研创新药物品种超过600个。2020年张江获批2个一类创新药,占比全国15%。同时有超过80个创新药物处于临床II、III期试验,其中一类新药超过50个。
如今,张江药谷生物医药产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一,企业总数、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数、独角兽企业数、上市企业总数、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药物临床试验数量、药品受理总数、上市二三类医疗器械数量等8项指标全国领先。
“张江开发以来,一直把生物医药作为核心支柱产业。通过长期的努力,现已集聚了一大批生物医药头部企业,在国内外取得了领先地位。进入新时代,在党建引领下,我们正通过建立特色产业园党委,把生物医药各个方面的资源汇聚起来,形成更加强大的创新创业力量,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张江科学城综合党委专职副书记陆勤表示。
关注 来凯医药 领英公众号